Posts Tagged Monopoly

行業「大阿哥」是投資首選?

行業「大阿哥」是投資首選?(02/03/2012)

撰文:石傲枝
欄名:枝梧以對(刊登於經濟日報網站 http://hket.com

(原文張貼於石傲枝文集

之前數篇,我以基本的經濟模型,解釋市場缺乏競爭最終會導致社會效益受損,推論規管市場反競爭行為的重要性;另外,我舉出香港不少反競爭行為的例子,及解釋了當有其他整體發展或公眾利益的考慮時,部分反競爭行為可特別獲豁免規管的情況。今次跳出理論及法規層面,從商業實務發展及投資者切身利益,解釋市場壟斷的壞處。

投資者應支持壟斷?

固然,一家公司壟斷了市場或佔了市場很大份額,又或跟其他主要競爭者達成反競爭協議,自然能夠賺取額外的壟斷利潤,這種額外的盈利能力無從置疑,亦有不少研究證明這點。那作為投資者,是否都應支持所投資的公司贏得市場壟斷地位呢?

那又未必。不少研究指出,當公司長期處於缺乏競爭的環境,如公司佔有壟斷地位,或市場由數家大公司稱霸時,這些龍頭公司的創造力及營運效率都會相對下降。香港人對此應該並不陌生,例如香港的電視廣播業,長期只由一家獨大,市場中另一競爭者自己表現遜色無法競爭,市場又基於牌照限制,長期沒有新競爭者進入,結果獨大的電視台近年創意力大減,節目缺乏新意,水平為人詬病。

這問題不難理解,當公司無需面對有效的競爭,只要繼續固有因循的運作模式,市場因缺乏選擇,消費者無可奈何唯有繼續光顧,則公司無風無浪已可安穩賺取利潤,當然選擇連最小的風險也避免,不作創新嘗試,也不用考慮改善營運以提升效益。

香港缺乏具影響力的大牌子

若機構永遠無需面向世界,一直保持壟斷地位或許對機構最有利。但在現今全球化下的市場環境,在國際貿易市場的壓力下,開放市場面向世界,不但是每個地區必然面對的國際貿易要求,也可能是地區經濟進一步受惠於全球貿易發展的機會。若因國際協議,或本地法規改變等因素,市場最終必需開放,區內機構卻一直因為市場壟斷而沒有提升競爭力,怎樣能面對國際來的競爭?

試看一下本地企業,儘管香港機構或富豪,不時都可以以其資本位列世界高位,但除了一個因為壟斷了市場所贏來的「大」字外,香港有哪個品牌,哪個企業,在世界上真有足以左右市場發展趨勢的影響力?有哪個本地企業,在跳出香港這個「壟斷區」外,還有能力面對其他地區的競爭?當有本地企業主席老嚷著說要「撤資」時,除了香港這塊土地外,還有什麼地區可讓他賺取同樣高的壟斷利潤?

壟斷者未必合短線炒家胃口

當然,作為投資者,我們未必著眼一公司的長遠發展,只在某短時間內,公司的股票短線投資回報可觀則可。不幸地,有研究指出,當上市公司所在的產品市場越集中(其中一個反映市場壟斷的指標),相關公司在撇除公司規模效益等其他因素後,其股票投資回報明顯低於在市場不集中的公司。可見,一家公司佔有壟斷地位,對短線投資者亦不一定最理想。

我再次重申,我不是社會運動家或理想主義者,不懂得討論「公平」、「公義」、「保護弱勢」等人文社會價值。我只是個商學院的人,之前數篇,都純粹是市場經濟分析的結論,根本不需要討論「何謂公平」等哲學問題,已可知市場壟斷的壞處。之後我會討論香港競爭草案的重點,以及草案對打擊反競爭行為的效用。

Past articles by 石傲枝:

1)豁免競爭條例規管理據何在?(17/02/2012)

2)壟斷問題充斥香港(03/02/2012)

3) 香港有市場壟斷嗎?(20/01/2012)

4) 「滴漏失效」引致社會不公(06/01/2012)

5) 香港人,您快樂嗎?(23/12/2011)

6) 經濟發展所謂何事?(09/12/2011)

7) 公義何存(25/11/2011)

8) 由霸菱的利森說起(11/11/2011)

, , ,

Leave a comment

壟斷問題充斥香港

壟斷問題充斥香港(03/02/2012)

撰文:石傲枝
欄名:枝梧以對(刊登於經濟日報網站 http://hket.com

(原文張貼於石傲枝文集

香港市場因壟斷而出現的反競爭例子,多不勝數。較近期且廣為人知的,是約兩個月前的「阿信屋事件」。簡而言之,就是一家薄利多銷的零售商,以低價出售一款汽水,價格比主要超市平宜得多,卻收到供應商通知,說其售價過低,建議其加價。「阿信屋」不願跟隨加價建議,寧願停止供應該款汽水,這決定據報竟換來供應商停止供應其他貨品。

供應商話事 符合商業邏輯?

坊間有個奇怪的說法,辯稱:「自由市場中供應商當然可以自由定價及決定是否供應某一零售商,因此這是自由市場正常現象云云,無需干預。」問題是,這個決定符合商業邏輯嗎?

作為一個供應商,除非貨品是以高昂價格作品牌型像的奢侈品,否則反正供應價也定了,供貨越多利潤越高,當然以零售商增加銷量為樂。零售商願意減價促銷,供應商拍手歡迎還來不及,豈有反而建議零售商提價的?

「阿信屋事件」被指是因「阿信屋」低價搶生意,有壟斷地位的超市集團因此向供應商施壓,要不逼「阿信屋」加價,要不就停止供應。此指控是否屬實,我們無法證明,因為我們還沒有競爭法及相關機構可以作出調查。但如上所述,能讓供應商作出如此不合商業邏緝的決定,除了受外力影響這可能外,難道說供應商真是傻的嗎?

佳寶超市也加價 或被供應商施壓

相類事件在香港一點也不陌生,九十年代「家樂福」及「蘋果速銷」進入香港市場時,據報也面對超市向供應商施壓限制競爭的情況。近年興起的「佳寶超市」,據其創辦人訪問中透露,在公司發展初期也面對供應商無理的不合作,而「佳寶」近期被指加價,也有說是因為無法擺脫競爭對手對供應商施壓的影響。07年中文大學的一份調查明確指出,香港大部份供應商受主要超市壓力,無法正常供應其他競爭者,印證以上超市壟斷施壓之說,並非無的放矢。

除了超市零售行業外,其他行業商戶利用壟斷地位,壓抑其他正常商業競爭出現的指控,亦屢見不鮮。某些屋苑容許同系電訊公司寛頻設施,卻長期以各種技術理由禁止或延誤競爭對手鋪設光纖;汽油公司都幾乎同時決定加減價時間,而且都以近乎相同速度加快減漫,卻竟然沒有一間公司嘗試比對手減得快去搶生意;電力公司近乎無限制地隨意加價,在產能過剩時仍增加發電能力以用盡法定加價幅度,在外國例子證明聯網或廠網分拆可行的時候,卻力稱香港不可引入競爭。

當然,如前述,要力證以上都屬不合理壟斷,在未有競爭調查機構前,舉證相當困難。但看到擬似反競爭例子繁多,俯首即拾,實在很難說香港沒有壟斷的問題。

之後我會討論壟斷產生的其他問題,以及香港社會漸趨壟斷的情況。

Past articles by 石傲枝:

1) 香港有市場壟斷嗎?(20/01/2012)

2) 「滴漏失效」引致社會不公(06/01/2012)

3) 香港人,您快樂嗎?(23/12/2011)

4) 經濟發展所謂何事?(09/12/2011)

5) 公義何存(25/11/2011)

6) 由霸菱的利森說起(11/11/2011)

, , ,

Leave a comment

香港有市場壟斷嗎?

香港有市場壟斷嗎?(20/01/2012)

撰文:石傲枝
欄名:枝梧以對(刊登於經濟日報網站 http://hket.com

(原文張貼於石傲枝文集

之前幾篇得到不少讀者回應,其中不乏獨到見解,本人獲益良多。讀者的見解不少都與我本打算討論的題目相關,與其逐一回應,我打算每當我題目涉及相關問題時,再作討論。

今次打算討論的,是市場壟斷問題。

搞清楚何謂市場壟斷

市場壟斷,是指某特定市場有少量的供應者,佔著很大的市場份額的情況,每有市場壟斷情況,壟斷者都會有很強的誘因通過協商,減少彼此競爭,例如限制生產或供應量、聯手抬價、以區域或貨品類別劃分市場,互不干涉。在競爭減少的情況下,貨品價格提升,顧客因而多付。若果顧客多付的,全都轉化為商家的利潤,一正一負若可拉平,整體而言沒有損失,就不需要規管。

但減少競爭的行為,除了利潤轉移外,同時使社會整體生產或供應量,低於最符社會效益的水平,令整體社會出現效益損失,或可說「社會有部分資源沒被好好利用而浪費了」。這部分的整體社會損失,就是為何應支持減少壟斷的最基本原則。

正反兩方理據不清

坊間對是否規管市場壟斷的討論,通常都捉錯用神。一方面,支持規管的,說「市場壟斷是不公平的,剝削中小企業及消費者」云云,但從以上解釋可見,反對壟斷的理據,與什麼「公平」「公義」或「保障消費者」等原則無關,這只是怎樣的市場環境不會浪費社會資源的問題(我一直強調我對社會政策的想法,都離不開商學院的範圍)。

另一方面,反對規管的,尤其不少高呼「自由市場萬歲」的財金商賈,說「規管市場壟斷是違反自由市場原則,不利經濟發展」云云,卻更顯得連基本經濟知識也沒有,邏輯混亂。真正支持市場運作模式者,應因為壟斷情況偏離自由市場運作的模式,致社會效益損失,而支持減少壟斷如加強規管等,而不是反對。

我之前幾篇都有提及,香港市場因為壟斷,結構上難以保持長遠增長。有讀者指出,香港只有少數行業有專營權,因此沒有幾多市場門檻,因此沒有壟斷云云。

哪類壟斷行為最應被規管?

首先,壟斷並非只源於專營權,而通常由政府限制專營權所產生的壟斷情況,都有比社會經濟效益更重要的公眾利益考慮(如由政府單一供應食水),或屬於自然壟斷(傳統例子是供電,但在不少地區已證明供電行業引入競爭的可能),這類專營權,多被視為可被接受的例外。

壟斷也源於其他各種市場門檻。其中部分門檻如「高固定投資成本」、「高技術需求」等,屬正常經濟發展出現的情況,就算產生壟斷,也被視為短期情況,少會被視為問題。但若市場門檻是因現市場主要參與者,通過人為協作手段,以「供應限制」、「割喉減價」等方式產生,則有違市場原則,亦會出現社會資源浪費的情況,因此最應受到規管。

香港不少行業,原則上雖然自由進入,但實際上往往面對各種人為壟斷情況,貨源供應被限制,定價不自由,部分市場被限制進入,甚至被限制租用店鋪等,若果不作規管,只會出現社會資源浪費,整體經濟損失。下次我會以現實例子解釋一下。

Past articles by 石傲枝:

1) 「滴漏失效」引致社會不公(06/01/2012)

2) 香港人,您快樂嗎?(23/12/2011)

3) 經濟發展所謂何事?(09/12/2011)

4) 公義何存(25/11/2011)

5) 由霸菱的利森說起(11/11/2011)

, ,

Leave a comment